当前位置:首页  自评报告

学院自评报告编制办法

作者: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 2016-05-24 访问次数:

 

学院自评报告是学院自查、自评和自建的重要支撑材料,反映学院对自身教学工作的认识,既是7月初学校进行专业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12月初专家组进校考察专业的重要依据。

根据《365娱乐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方案》的要求,21个自评自建组需要在第17周(6月26日)前完成和提交自评报告。参考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指南》中关于自评报告的相关要求,制订本办法。

一、 自评报告编写原则

1. 真实性原则

以事实和数据说话,图表与文字相配合,避免空话和套话。

2. 完整性原则

六大项目不能少,24个要素不能丢,64个要点可综合。参见附件1。

3. 指导性原则

自评报告的目的是自查家底,写作中围绕“四个度”(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师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为主线展开。

二、 自评报告编写要求

1. 字数要求10000字;

2. 大概三分之一篇幅(约3300字)写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3. 基本内容编写建议

(1)学院简介及学院特色-1000字

(学院简介建议600字,学院特色建议400字,合计1000字左右)

(2)人才培养目标-1500字

(采用合-分-合写作方式。合-学院人才培养总目标200字,分-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800字,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计划500字)

(3)师资队伍-1500字

(采用合-分-合写作方式。合-学院师资介绍200字,分-分专业师资介绍800字,合-学院师资队伍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计划500字)

(4)教学资源-1500字

(采用合-分-合写作方式。合-学院教学资源介绍200字,分-分专业教学资源介绍800字,合-学院教学资源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计划500字)

(5)培养过程-1500字

(采用合-分-合写作方式。合-学院培养过程介绍200字,分-分专业培养过程介绍800字,合-学院培养过程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计划500字)

(6)学生发展-1500字

(采用合-分-合写作方式。合-学院学生发展介绍200字,分-分专业学生发展介绍800字,合-学院学生发展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计划500字)

(7)质量保障-1500字

(采用合-分-合写作方式。合-学院质量保障介绍200字,分-分专业质量保障介绍800字,合-学院质量保障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计划500字)

 

学校评建办公室

2016年5月24日

 

 

 

  

 

 


 

附件1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范围

 

 

审核项目

审核要素

审核要点

1.定位与

目标

1.1办学定位

1)学校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及确定依据

2)办学定位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的体现

1.2培养目标

1)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及确定依据

2)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

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1)落实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

2)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

3)学校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情况

2.师资队伍

2.1数量与结构

1)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

2)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

2.2教育教学水平

1)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

2)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措施与效果

2.3教师教学投入

1)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

2)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

2.4教师发展与服务

1)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政策措施

2)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

3.教学资源

3.1教学经费

1)教学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

2)学校教学经费年度变化情况

3)教学经费分配方式、比例及使用效益

3.2教学设施

1)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情况

2)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及利用情况

3)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

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1)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

2)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优势专业与新专业建设

3)培养方案的制定、执行与调整

3.4课程资源

1)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

2)课程的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3)教材建设与选用

3.5社会资源

1)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措施与效果

2)共建教学资源情况

3)社会捐赠情况

4.培养过程

4.1教学改革

1)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措施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

3)教学及管理信息化

4.2课堂教学

1)教学大纲的制订与执行

2)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科研转化教学

3)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

4)考试考核的方式方法及管理

4.3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2)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情况

3)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的落实及效果

4.4第二课堂

1)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

2)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

3)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情况

5.学生发展

5.1招生及生源情况

1)学校总体生源状况

2)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特征

5.2学生指导与服务

1)学生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及效果

2)学生指导与服务的组织与条件保障

3)学生对指导与服务的评价

5.3学风与学习效果

1)学风建设的措施与效果

2)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表现

3)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

5.4就业与发展

1)毕业生就业率与职业发展情况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6.质量保障

6.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质量标准建设

2)学校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

3)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

4)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6.2质量监控

1)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

2)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实施效果

6.3质量信息及利用

1)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情况

2)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

3)质量信息公开及年度质量报告

6.4质量改进

1)质量改进的途径与方法

2)质量改进的效果与评价

自选特色

项目

学校可自行选择有特色的补充项目